首页> 全部小说> 古代言情> 精选全文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

>

精选全文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

何夕东著

本文标签:

热门小说《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》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,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元永舒玉珠演绎的精彩剧情中,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“何夕东”,喜欢古代言情文的网友闭眼入:小小庶女替嫁后就开始在侯府里守寡,本欲安稳度日、独善其身,却不想高门大户内,宅斗形势实在是过于凶猛,很快就有战火直接烧到了她身上……就在她见招拆招,准备好好收拾极品之际,她那已死的侯爷相公突然回来了……...

来源:cd   主角: 元永舒玉珠   更新: 2023-10-08 18:12:29

在线阅读

【扫一扫】手机随心读

  • 读书简介

古代言情《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》,现已上架,主角是元永舒玉珠,作者“何夕东”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,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:不想她下来了,这人还不肯放,很顺手的牵住了她一路往里面领。玉珠有些别扭,心口噔噔直跳,却也不好挣脱。进了门又是另一番景象,凤阳楼的布置,跟她所接触的陶府、元府很是不同,桌椅条凳,各色装点的喜庆摆件,柱子上还用红漆做了精细的彩绘,南边墙上大半墙的题诗。几个店小二穿着统一,个个满面堆欢...

第16章

迷人的人物设定,《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》中每位角色都独具特色,他们的存在为故事增添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元素,并使元永舒的故事更加引人入胜。这本小说已连载至最新章节,总字数已超过60.0万字,一定会让喜欢宫斗宅斗、古代言情、萌宝、双洁且对古代言情、萌宝、题材感兴趣的读者沉迷其中!

书友评论

好看,作者大大快更!!

这是一篇有格局的古言,非常棒!每个人物都很生动,也不是那种大圆满结局,每个人都留了一些遗憾。最震惊的是男主的婆婆因为夫君包了鸡子就跑去绿了丈夫,而那个鸡子赚了钱又去包男妓,妈耶,很有种男女平等的感觉,突破了古言里面女性总是附庸的格局

把女主写的太傻白甜和纯过头了

写的非常好,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情节

难得一见的好小说!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,一波三折引人入胜。作者文笔极好,许多诗词佳句用的恰到好处,开始不觉越读越精彩,让人欲罢不忍,不再年轻的我竟屡屡熬夜读完了!给作者点赞!!!

总体还行、中上水平!值得一看

抓心抓肺的啊,快点更完啊。

作者大大请不要给女主太多磨难[祈祷]

多更点吧作者大大,急死了[捂脸]

章节推荐

第194章 左右逢源的下流坯子

第195章 玉珠的反击

第196章 偷偷亲亲被当场撞破

第197章 这张老脸,不要也罢

第198章 八抬大轿,明媒正娶

作品阅读


玉珠浑浑噩噩地跟着出了门,好歹这次是坐马车,用不着骑马。

街面上依旧热闹非凡,有人高声叫卖,有人讨价还价,可她没了前日的新鲜。

元永舒打量着妆点一番的小娘子,虽说前两日的淡衣素裙穿在她身上也好看,但还是今日这般明亮的颜色更衬她。

两眉弯弯,没怎么用青黛着色,天生长得便好,眼睛生的也好,圆润明亮,鼻子也好,柔和利落,嘴唇……看上去柔软可爱,应该很好亲……

青天白日的,外头正是大太阳地,元永舒移开眼,耳朵尖有些红,只觉得马车密闭不通气,遂开了一点窗,让风吹进来。

春日总来得这样着急,嗖的一下就热了起来,到处充斥着暖和的气息,连风扑到面门上,都是温温的。

“昨夜休息得可好?”

玉珠一听他说话,脑子就不听使唤的想起他说话时胸腔贴着她的后背,微微颤动。

春风吹得人心里有些烦躁,她低低的应了一句,“很好。”

她这般娇羞可爱,前日又那般胆识过人,让元永舒觉得很有意思,眉梢间藏不住的喜色,越发觉得满意。

凤阳楼是京城几个最出名的酒楼之一,在极繁华的永福街的正中央。

侯府离凤阳楼不算远,没多少工夫,便到了地方。

元永舒先一步下了马车,没有即刻走,站在车边伸手去搀自家娘子。

玉珠瞧着他摊开的手,微微一愣,楼门口人来人往,不住有人往这边瞧,她也不好驳了元三公子的面子,扶着他的手,下了车。

不想她下来了,这人还不肯放,很顺手的牵住了她一路往里面领。

玉珠有些别扭,心口噔噔直跳,却也不好挣脱。

进了门又是另一番景象,凤阳楼的布置,跟她所接触的陶府、元府很是不同,桌椅条凳,各色装点的喜庆摆件,柱子上还用红漆做了精细的彩绘,南边墙上大半墙的题诗。

几个店小二穿着统一,个个满面堆欢。看着人心情都跟着好了许多。

凤阳楼虽说是京城顶出名的酒楼饭庄,可也到底只是个饭庄,还是以饭菜的口味更出名,其实装饰也没那般别具一格,只是官家小姐没进过什么酒楼饭庄,便觉得十分新奇。

“昨日来订好了的,桃仙居。”

小二哥一张圆盘子似的脸笑的喜人,引着他们上了二楼,“公子少夫人里边请,吃食已经都备下了。”

玉珠很新鲜的四处打量着,正值中午,不少来吃饭的主顾,大多是男人居多,也有带着夫人一同来的,还有带着小儿子小女儿来吃饭的。

从前在闺中时候,听姨娘说,有些姑娘嫁了人,夫妻关系和顺的,有的丈夫偶尔会带娘子出去逛逛,倒比当姑娘还要自在。不过大多男人是不大情愿带娘子出去的,他们巴不得妻女一辈子不出宅院才好。

进了二楼雅间,里头的装饰更是有意思,桌子是形状极不规则,但又极合适好看,房间里竟还放着两株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的桃树。此刻花骨朵开得正好,屋里有淡淡的桃花香,却不是花朵上散发出来的,而是熏了香料。

那香料炉子也奇特,搁置在一块奇石上,慢慢悠悠地往下飘着白雾,跟往外冒仙气儿一般。

小二上前来倒了两杯茶,那茶茶汤清冽,似乎是龙井,一入口竟也隐约透着些桃花味。

“可要现在上菜?”

“不急,还有一位没来,等他来了,再上吧。”

小二答应了一声,退了出去。

玉珠只觉得这地方像是桃花源里开辟出的洞天福地,听见元永舒还有人没来,才回过神来。

“是请了客人吗?”她略微有些紧张。

元永舒笑了笑,显得有人气儿了不少,不似前日冷冰冰地让人害怕。

“这人你见过,一会来了,你见了便知。”

玉珠不知除了侯府上那些,还有什么她见过的熟人,只好点了点头。

元永舒跟玉珠对这雅间的看法不同,他觉得这房间虽是花了些心思,但人工痕迹太过,免不得落了俗。整个房间里最不俗的便是他身边坐着的这个,天真自然,柔美纯净。

只略坐了一小会,就听见开门声,伴着一名男子说话的声音,“我来迟了!”

他穿着一件紧趁利落得窄袖青缎袍子,脚踩一双粉底武靴,声音爽朗开阔,精神奕奕,很有活力。

玉珠起了身,隐约觉得这人好像在哪里见过,却又想不起来。

那人拱手抱拳对着玉珠施了一礼,玉珠忙还了礼。

“有幸沾嫂夫人的光,才能好好在凤阳楼宰他一顿。”

玉珠脸红了红,被元永舒拉着坐了下来。

那男人也不客气,豪爽的自己落了座添了杯茶。

“你可认得他?”元永舒问。

玉珠摇了摇头,“瞧着眼熟,但……”

“嫂嫂定是那日水呛多了,记不得我了。”

他这般说,玉珠才猛地想起来,这人似是那日的水鬼!

“是你救了我!”她忙又起身福了福,“救命之恩,还未曾谢过。”

对方笑得爽利,忙摆了摆手,“嫂嫂不必见外,我跟永舒是过了命的兄弟,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。”

元永舒又拉着她坐下,“确实不必见外,承运是自己人。”

玉珠心中很是感激,脸上也添了几分笑意,她一笑一对梨涡便显露了出来,给圆润的小脸添了几分喜色。

小二哥端着店里的几道特色菜送了上来,屋里菜香味扑鼻,把那点子桃花味全压了下去。

凤阳楼卖的终归是厨子的手艺,旁的都是点缀罢了。

这边三人用膳,那边二夫人也忙活了起来。

人逢喜事精神爽,打儿子平平安安地回来,她突然就全好了,不想哭了不说,精神头也极好,甚至身体也跟着一夜之间强健了起来。

一大早就打发人准备了好些的东西,晌午早早地用了饭,坐着轿子往陶府去了。

陶府里头得了侯府二夫人亲自登门的拜帖,正在用膳的陶老爷陶夫人差点一个没端住把手里的碗给砸了。

两个人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焦急了起来,却也不能把人晾着,忙吩咐了身边的婆子去把元二夫人好生请进来。

趁着一点进门的功夫,两人忙互相对起口供来。

“她怎么来了?这能有什么好事!别是玉珠那丫头在侯府露了马脚,人家登门来问罪的吧。”

“谁知道呢,按说不会吧。可这……”

“哎呀!老爷!现在该怎么办,我这心里一个劲的发慌!”

陶友德也急得额上冒汗,“还不都怪你,舍不得宝珠,要不怎么会有今日这一遭。”

陶夫人一边让丫鬟给她带上个绣金枝的抹额,遮住头上没好利索的伤疤,一边骂道:“这能怪我吗?还不是你看元家是高门显贵,一口就答应了婚事。要不我至于出此下策吗!”

“行了,你当初不也对元家三郎一百个满意,直说是天上掉馅儿饼吗,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吧!也未见得就是知晓了掉包的事,一会你看着点脸色,别人家没说什么,你自己一股脑的先承认了。”

陶夫人瞪了他一眼,“这个我还能不知道!要真是玉珠那丫头惹了事没兜住,立时把张姨娘拖出去打死!”

两个人急急忙忙地换了待客的体面衣裳,匆匆往正厅去了。

元二夫人一个妇道人家,表面瞧着是没什么,可她却是出身百年不倒的大家世族定宁侯李家。当朝太后是她的亲姨母,贵妃娘娘是她堂姐,女儿又是王爷家的世子妃,便是夫君、儿子不在了,谁也不敢轻视她半分的。

陶夫人紧张的小腿抽筋,脸上也挂上了殷切热络的笑模样。只可惜紧张是真紧张,还没进门,便先被门槛绊了一跤,幸而陶友德一把扶住了这才没闹出笑话来。

元二夫人今日穿戴很是讲究,珠翠锦衣上身,又好好装扮了一番,更显得华贵万分。

陶友德和陶夫人见了,心中更是不安。

元二夫人见他们来了,立马起身灿然一笑,“亲家公亲家母,我今日不请自来,实在叨扰了。”

陶友德听了这称呼,略松乏了些,忙赔笑道:“哪里哪里,亲家母快请坐。青釉快,快给亲家母上茶!”

丫鬟得了吩咐,赶紧端了一杯好茶过来。

元二夫人笑得温和端庄,“原不该今日贸然叨扰,但我想着亲家公今日休沐,若今日下了帖,明日再过来,您怕是不得闲。若等您下次休沐又要多等些时日。”

陶夫人拼命撑着脸上的假笑,使劲攥住手里的帕子。

陶友德其实也没好哪里去,也是硬撑着面皮,笑问:“不算叨扰,不算叨扰,不知亲家母来所谓何事?可是我家那丫头在府上哪里做得不好?”

他紧张得口干舌燥,想吞口口水都不能。

元二夫人抿唇一笑,“这是哪儿的话,陶家颇负美名家教又好,陶家的姑娘自然是顶好的,我今日来正是为了这桩子事。”

小说《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》试读结束,继续阅读请看下面!!!

《精选全文侯门守寡:小庶女的上位记》资讯列表: